漫筆虛實-CCC創作集數位體驗展

今天去參觀了國立台灣博物館
老實說是衝著「CCC創作集數位體驗展」裡,霹靂偶動漫監製的3D立體投影短劇去看的,不過這個數位體驗展的AR體驗也很吸引人。所幸展期延長到了9/17,讓我有機會在北上後親自觀展。




老實說,在得知這個展覽消息前,我對CCC幾乎一無所知。雖然有拿過他們「台北歷史地圖」的文宣,但我對這份刊物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啊。
台灣博物館本館就位在228紀念公園內,斜對面是土銀館,全票30元就可以參觀兩個館喔。日治時期留下的歐風古典式建築,本身就是很值得細究的展物。
整個建物不大,以公共博物館來說算很小的。大廳也是小小的,柱子倒是挺多,營造出往上延伸的高矗感。大廳兩旁各有一個壁龕,裏頭的雕像基座上空蕩蕩的。
因為正在整修,大廳一樓正面樓梯和二樓迴廊都封了起來。

大廳的玻璃圓頂花窗
一買完票,我馬上直衝此行的重點,CCC創作集數位體驗展的接待處(其實就在入口處而已),拿了導覽資料後,就先去看不用等體驗場次的「覔臺北」。展場有台北城特色歷史建築的擬人角色立牌,可以用耳機聽一段角色的語音。中央還有這些建築物的3D投影復原圖。其中大部分的建築物已經不在了,不是於二戰時毀於盟軍的轟炸,就是在都市新陳代謝的過程中被拆除了,難怪我有好多都沒聽過😟。
其實展廳還蠻小的,不過展示物也不多啦。
走到底,再爬樓梯上二樓,就到了「龍泉俠大戰迷霧人」啦。展場擺了兩尊戲偶,以及漫畫原稿的輸出圖。
戲偶風格就跟漫畫所描繪的金光戲時代的特色一樣,大墊肩+毛滾邊。戲偶旁邊有標寫雕偶師是洪劍山,雖然乍看之下沒有洪劍山小生的典型特徵,但事後想想,這偶頭應該是走山神/山鬼那一款式的。
影片每20分鐘播放一次,不需要戴儀器,我在12點領了AR體驗卷後,又等了一會兒才等到它放映。畫面分為兩層螢幕播放,可以做出前後景立體景深的效果。我聽了一會兒才聽出是一人口白,龍套配得很生動,小生念長台詞時情緒起伏略嫌平淡,抑揚頓挫的節奏也不大順暢,不過整體仍可算四平八穩了。操偶不知是不是因為戲偶造型限制的關係,文戲擺動作時有點卡。不過分剪接和分鏡很好地營照出緊張、危險的氣氛。不知道是不是播放媒介的關係,畫面光線偏暗,但沒有畫質粗糙、畫面不清的問題。
從片尾的工作人員名單可以發現一些驚奇,製作人是偶動漫公司總經理黃文姬,導演是北少流工作室的林子揚,導播陳文龍(難怪分鏡和取鏡畫面有種復古味),口白是古都木偶戲劇團的黃冠維。這樣看來,霹靂的拍攝組其實很少參與到這部作品,也難怪看起來會跟本家有一點不一樣的fu了。

接著就是下午第一場的AR體驗,用的是google的技術和ASUS手機的新機種,因為要操作機器所以也沒辦法拍照了。一樓的「北城百畫帖」要和畫面互動,抓到5隻精靈,不過我對原著漫畫劇情一蓋不知,所以這些精靈有什麼背景故事我也不知道了。二樓的「異人茶跡」由陶德帶領觀展者參觀茶行,陶德的配音聲音好聽而且很活潑討喜,而且看著那些AR人物不斷重複做動作真的很療癒耶!
在等體驗的時間順便逛了一樓的台灣礦藏石藝特展,石材裡的山水畫很有意思,不過急著去填飽肚子,二樓的生態展我就沒去看了。
吃完東西就到對街的土銀館逛逛,不要浪費那30塊嘛。土地銀行館是日治時期的勸業銀行留下的,本身就是古蹟,我主要逛了修復這棟古蹟的展覽、台灣的金融史展、以及土地銀行的行史展,結果古生物展反而沒逛到!浪費了我拿到的免費參觀卷啊。
位在金庫裡的金融史展,整個展場本身就是展示物。




大廳天花板的石膏飾板看得出修復的痕跡
最特別的是展場裡的補摺機,可以印出觀展紀念,一週七天都不一樣喔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葉小釵偶頭之溯源研究